网站首页 >> 新闻 > 云阳新闻 > >> 正文

三十九年种下近三万棵树 杨先刚和同事为矿山重披绿装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2018-04-24 23:45:55     作者:    

今年植树节,万盛经开区国营林场下属绿瑞林业有限公司营造林技术人员杨先刚和同事们来到万东镇黄高山,栽下300多棵树苗。   这里过去是大大小小的矿坑,但现在却被郁郁葱葱的植被包围,很多树都是他一棵棵亲手栽下的。从11岁时栽下第一棵树起,39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万盛境内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山,他亲手栽下的树已近3万棵,累计参与造林2万余亩,为大大小小的矿山重新披上了绿装。

磨子塘是万盛青年镇毛里村小桥社的一处小山坡,这里是杨先刚的老家,也是他栽下第一棵树的地方。

杨先刚的父亲是一位木匠,村民们盖房子、添置家具、置办棺材等都找他,磨子塘的繁茂林木是一家人维持生计的基础。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大小小的煤矿兴起,磨子塘曾经树木繁茂的山坡变了模样,这让一辈子与木为伴的父亲心痛不已。1979年,父亲带着11岁的杨先刚来到磨子塘栽树,教他用稚嫩的手打窝、栽树、浇水,栽下了人生第一棵树。父亲对他说:“你以后要学会种树,不要让山这样荒下去!”

带着父亲的期望,1985年,杨先刚报考了万盛南桐职业中学第二届林业班,学习育苗、植树、造林,1988年被分配到青年镇林业站工作。第一次上山,他便打下143个树苗窝子,手掌磨得通红。之后,随着工作的调动,他从青年镇毛里、更古、湛家、岩石、板辽等村落,来到黄高山、方家山、八面山等山坡,足迹几乎走遍万盛境内所有山头。每经过山头,他都会留下一棵棵树苗,曾经的废弃矿山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也渐渐褪去荒芜。

万盛素有“西南煤都”之称,境内大大小小煤矿达数十家。由于开挖山体、开采煤矿、炼制精煤,导致地表塌陷,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到2014年,南桐、青年、关坝3个镇林地面积仅为13.5万亩,森林覆盖率不足30%,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制约了沿线的经济发展。同年,万盛启动了南(南桐)青(青年)关(关坝)生态经济走廊项目建设,开展受损矿山植被恢复治理。那一年,47岁杨先刚因丰富的植树经验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他向重庆日报记者回忆起第一次在这里植树的情景。那是2014年9月23日,天空下着小雨,他和15名工人一起除草、翻土、打窝,准备栽香樟树。但这里的地理条件太恶劣了:缺少植被覆盖的山坡石漠化严重,土层稀薄,树木的根苗根本吸收不到水分。要让树苗活下来,必须再挖出长和宽各40厘米、深30厘米的坑。薄薄的土层下全是石头,铲子根本挖不动,他们便改用钢钎、尖镐来凿坑。艰苦的劳作让大家双手都起了血泡。比起凿坑来,更难的是搬运苗木上山。工人们每人背着几十斤重的树苗,手脚并用地爬上山,一天最多只能背两趟树苗。种树的几年下来,大家的后背都留下了一道道绳子留下的勒痕。

功夫不负有心人,南青关生态经济走廊3万亩的栽植任务,不但顺利完成,还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该项目结束后,南青关沿线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为万盛经开区森林覆盖率贡献3个百分点。如今,这些香樟、栾树、刺槐和蜜柚长得郁郁葱葱,昔日荒凉的南青关如今果木飘香、绿树成荫。

多年风吹日晒的植树生活让50岁的杨先刚早生华发,但他仍打算把植树一直进行下去。“我的梦想就是让矿山重新披上绿装,把绿色留给子孙后代。”杨先刚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更多

云阳新闻

+更多
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今年共查获毒品案件204起
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16日通报称,今年以来,该支队共查获毒品案件20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1名,缴获各类毒品1 48吨,缉毒量同比上升3 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