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 > 云阳新闻 > >> 正文

重庆市检察机关工作成绩单出炉

来源:华龙网    2018-01-26 23:27:34     作者:    

以人民为中心,让司法有温度。重庆市检察院召开2018年首场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2017年,重庆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队伍满意度分别为95.48分和95.31分,比2016年分别上升0.95分和0.98分。检察机关司法为民具体有哪些亮眼成绩?一起来看看。

》》》亮点一:服务非公 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7年,市检察院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召开全市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发展座谈会,坚持问计于企、问需与民,先后出台了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12条意见”、服务保障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15条意见”,会同市工商联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18条意见”,构筑起以保护产权为核心、营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为重点的服务非公经济发展制度体系。

全年共起诉侵害国有企业、非公有制权益等犯罪410人,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泄露内幕信息等犯罪313人。

》》》亮点二:环保检察 守护重庆大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打击和监督力度,是检察机关保障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具体体现。

市检察院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全年共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300余人,起诉污染环境、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900余人,向环保、林业、渔政等部门提出生态修复检察建议22份。

同时,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机制,实行环保刑事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机制,万州、渝北、涪陵、江津、黔江等地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机制,通过在荒山上建立生态修复示范林,统一组织犯罪嫌疑人补植林木、放养鱼苗等方式,唤醒社会环保意识。

》》》亮点三:服务脱贫攻坚 保障扶贫资金和政策惠及于民

2017年,重庆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立案查办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惠农扶贫资金的职务犯罪142人。

市检察院会同市扶贫办研发并深度应用扶贫项目资金数据共享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为贫困群众的“救命钱”“站岗放哨”,推行了惠农扶贫领域精准预防“阳光卡”制度,实现了对扶贫资金“最后一公里”的精准监督。

》》》亮点四:公益诉讼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据统计,2017年7月至12月,全市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80余件,办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100余件,收到行政机关回复65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1件。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支持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起诉湖北建始县一矿业公司污染重庆巫山县千丈岩水库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环境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亮点五:虚假诉讼监督 让当事人权益得到真保障

近年来,不少虚假诉讼披着“合法外衣”大行其道,影响恶劣。

2017年3月,市检察院与市高级法院、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在查处虚假诉讼中加强配合与协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联席会议制度,并积极构建信息互通平台,加强对虚假诉讼的预警和研判,使“假官司”得到真纠正、当事人权益得到真保障。

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监督虚假诉讼案件200余件。铜梁区检察院办理的刘大敏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虚假诉讼监督优秀案件”。

》》》亮点六:认罪认罚改革试点 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制度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并通过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来迅速完成庭审工作。该制度试点工作自2017年1月在我市全面铺开。

为深入推进该项工作,市检察院制定了《重庆市检察机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实施细则》,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席法庭、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案件办理等8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实行侦查机关相对集中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相对集中起诉、法院相对集中审理“三集中”工作机制。同时,市检察院还出台《检察官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权力清单》,对检察官办理公诉案件的10项具体权限进行了调整。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以来,司法效率得到了提升。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对13000余件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占同期办结刑事案件的50%以上,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

》》》亮点七:“莎姐”大普法 让法律融入百姓的“生活圈”

“莎姐”工作是具有重庆特色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品牌。

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启动了自上而下的“‘莎姐’大普法”活动,组织各业务条线的检察干警和社会普法志愿者,以“莎姐”的名义开展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乡镇、进特定群体等“法律六进”活动。

此项活动立足于针对不同的群体,运用不同的载体和方法,结合办案实际面向最广大的基层群众,活动历时四年,贯穿“七五”普法始终。同时,市检察院在微信平台“重庆检事儿”开设了普法预约网络服务平台,有需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单位可通过平台预约“莎姐”,进行“点餐式”普法服务。

》》》亮点八:“双基”工程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为发挥好派出检察室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积极作用,市检察院不断深化派出检察室建设,明确检察室工作定位和任务,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实现检察室与“莎姐”团队同拍共舞、在加强涉农检察监督上同心协力、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同频共振。截至今年1月,全市基层检察院派出检察室已达到62个,共配备工作人员311人,其中员额检察官60人。

派出检察室正是全市检察机关在打造“双基”工程中所推出的一项亮点工作。

所谓“双基”,就是抓基层、强基础工程。2017年,市检察院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创建标兵院特色院打造“双基”工程的指导意见》。

“双基”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年来,全市有230多个集体和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其中1人获评全国模范检察官。有23个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和“文明接待示范窗口”,37个基层检察院建成规范化检察院,酉阳县检察院、北碚区检察院等6个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7年,长寿区检察院被最高检评为全国“群众最满意的基层检察院”,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官梅玫被评为全国“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获得全国“双十佳”的省份。这是人民群众对重庆检察工作充分肯定的生动写照。

》》》亮点九:智慧检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2017年,重庆市检察机关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全面部署深化“智慧检务”建设,持续把科技生产力转化为检察战斗力。全市检察机关重点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智慧检务”平台,通过“检察大数据平台”“惠农扶贫资金项目数据共享系统”“智能辅助办案平台”等多个平台和系统,无缝对接检察主责主业,逐步打造具有重庆检察机关特色的信息化中枢和数据集散地。

在打造“智慧检务”平台的同时,市检察院还适应新媒体时代检察工作需要,倾力打造便民利民的“掌上检察院”。

此外,还开通手机微官网,向用户提供举报申诉、律师预约、案件查询等8项指尖上的检察服务。而最新上线的普法预约平台,更让“o2o预约和订单式”成为现实,使得普法预约可以一键解决。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为方便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办理检察业务,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开通了视频接访系统,让基层群众在当地检察院就能向上级检察院申诉。

》》》司法为民亮点十:司法帮扶 为群众排忧解难

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重庆市检察机关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维权帮扶和司法救助。

2017年,共支持1600多名农民工提起民事诉讼,讨回“血汗钱”1300多万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如南川区检察院支持邵某某等294名进城务工人员起诉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为进城务工人员追回欠薪共计700余万元。

此外,还切实为生活困难的案件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据统计,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发放救助金78万余元。

热门资讯

+更多

云阳新闻

+更多
2月5日至3月4日将对城区货车进行限行
1月24日,记者在县交巡警大队获悉,为进一步规范我县载货汽车通行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率,从2月5日至3月4日将对城 [详细]